煤海砥柱“老”书记 |
![]() |
成金生,算是掘进队组里年龄最大的支部书记,年过半百的他,依然留在综掘第一线,让我对他的经历产生了好奇,经过长时间的接触,我对这位队组服务的“全能选手”有了些许的了解。 1977年,成金生踏着父辈的足迹来到了王台铺矿开拓队(长平公司综掘五队前身),在这里有着他从父辈那里听来的高高井架和刚上井的“煤黑子”,看着工友刚洗完澡还有余黑的眼眶,让他感到了些许的亲切,这一刻翻开了他挚爱的煤海生涯。 从最简单的清煤工到溜子司机,从支护工到检修工,从电工再到机组司机,几乎每个岗位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积极好学的工作态度使成金生在综掘五队重组时成为支部书记的最佳人选;队组组建初期,人员调动、队内人员关系成了影响职工工作情绪,阻碍队组安全生产的“老大难”问题,作为队内老党员的成金生此时站了出来。 老职工申水军回忆当时的情景时告诉我们:“书记当时在给我们做工作的时候,就常说一句话“老大难,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书记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利用班上和下班时间,一一细致的为我们每个人解决问题,不到两个月就使我们大部分人都恢复了工作状态,队组工作也渐渐步入了正轨。” 进“百家门”,喝“百家茶”,知“百家情”,成为成书记掌握职工情况,解决职工思想疙瘩的“法宝”,“接地气”的他和职工讲话更加的“接地气”,队内工作也更加的“有生气”。 步入正轨的综掘五队,各项工作可以说都排在长平公司各队组前列,人员工作积极性高了,职工的技术成长也变得愈加迅速,几年下来,综掘五队的职工到其他队组担任骨干的人员可以说走了一批又一批,而成书记却毅然决然的继续留在队里。 骨干人员流动快了,队内职工青黄不接的情形也日益严重,针对职工青黄不接的问题成书记开出了自己的“方子”,这“方子”很简单却非常实用,他将班组考核与党员包保结合起来,开展了队内的安全生产红黄旗竞赛,并对班组、党员和干部制定具体的考核细则,经过一段时间的施行,该队不仅解决了青黄不接带来的效率下降问题,也为队组内部技能提升带来了新的途径。 说起当时的情况,该队队长祁建兵插话道:“队组管理往往存在安全说安全,生产就只注重生产,我们成书记在这方面对我帮助就很大,他像个老郎中一样,切住了脉门,开对了“方子”。” 机电副队长李文兵,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也还记忆犹新:“当时,措施刚实施开,我们这些负责包保的干部,有些觉得考核做这么细,肯定会影响效率,大部分都抵触,没想到经过一段时间不仅促进了生产效率,职工习惯性“三违”也下降了85%,保障了队组安全生产。” 这就是成金生,一个在煤海默默奉献三十八年的老党员,用自己踏实的行动应对纷繁复杂的工作,从他朴实的言语中听不出丝毫的倦怠,而是透露着用不断的创新来诠释一个共产党员的拼搏,也正是有了像成金生这样的共产党员,他们坚实的矗立在煤海每一个地方,甘为煤海砥柱,用奉献造就企业的辉煌。 (马旭 叶文) |
|
关键词: | |
|